
孟加拉国苏瓦尔——2025年4月8日至10日,就业密集型投资计划(EIIP)亚洲和阿拉伯国家跨区域论坛将汇聚来自18个国家的80多位政府代表、发展领域从业者和国际劳工组织专家,共同致力于推进南南合作和三边合作(SSTC)。此次论坛由孟加拉国政府和地方政府工程部(LGED)主办,国际劳工组织(ILO)协助举办,展示了南南合作和三边合作在推动区域包容性发展、创造就业和增强韧性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论坛在苏瓦尔举行,为各国提供了一个同行学习、联合战略制定和经验分享的平台,旨在应对失业、气候脆弱性和危机后复苏等共同挑战。此次论坛标志着国际劳工组织将南南合作和三边合作区域研讨会(传统上在非洲举办)的成果推广到亚洲和阿拉伯国家迈出了关键一步,体现了各国对横向伙伴关系和相互交流日益增长的投入。
国际劳工组织驻孟加拉国国家局局长图莫·普蒂埃宁先生在开幕致辞中强调了南南合作与三方合作在促进本地化解决方案和同行学习方面的关键作用。他指出:“孟加拉国正处于战略十字路口,南南合作提供了一个及时的机会,将本地创新提升到区域平台,确保不让任何人掉队,特别是妇女、青年、残疾人和农村社区。”
国际劳工组织日内瓦办事处就业与投资处处长塚本美藤在致辞中强调了这一理念,并强调亚洲和阿拉伯国家地区需要建立定期的南南合作与三方合作机制,就像在非洲成功举办的系列研讨会一样。她表示:“南南合作和三方合作不仅仅是一种方法,更是一场运动。它旨在展示成就、交流技术、组织考察访问,并通过共同目标建立信任。”
论坛期间,各主要专题会议探讨了区域背景下经济一体化产业投资计划(EIIP)的相关性、其在快速危机应对中的作用,以及基于当地资源的方法如何促进复苏和可持续发展。来自伊拉克、斯里兰卡、也门、阿富汗、孟加拉国、缅甸等国的代表分享了EIIP和SSTC如何在各自领域推动进展的具体案例。
讨论以行动导向的小组讨论结束,与会者识别挑战并制定共同战略,以扩大跨境合作。活动还包括实地考察,展示了孟加拉国实施EIIP支持的农村基础设施项目的情况,为通过气候适应型投资创造就业机会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在闭幕式上,国际劳工组织印度分部EIIP高级专家托马斯·斯滕斯特罗姆先生强调,有必要将EIIP原则纳入国家体系,并通过区域伙伴关系促进持续创新、包容和能力建设。他指出:“南南合作与三方合作不仅仅是一种支持机制,更是我们如何通过团结、知识共享和地方领导力应对相互关联的全球挑战的基石。”
国际劳工组织重申了其作为南南合作与三方合作平台召集人和推动者的承诺,并鼓励参与国考虑主办未来的研讨会,确保这一势头在各地区持续下去。
在各国努力应对经济不确定性、气候风险和社会不平等之际,达卡论坛表明,以经济促进工业园区 (EIIP) 方法为基础的南南合作和三方合作,为建设包容、有韧性、就业丰富的经济体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